.:.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杜甫的分裂:有些电影做成动画片,也只有大人能看懂
本頁主題: 杜甫的分裂:有些电影做成动画片,也只有大人能看懂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king3624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517
威望:366 點
金錢:1913 USD
貢獻:15636 點
註冊:2008-02-09

杜甫的分裂:有些电影做成动画片,也只有大人能看懂

有些电影,做成了动画片,也只有大人能看懂。

01

与来路不明的李白不同,杜甫是货真价实的望族名门。
(学界对李白的国籍、祖籍甚至父亲名讳,都存争议)
西晋名臣杜预之后,京兆杜氏一脉,所以科举仕途是杜甫理所当然的追求。
24岁那年,杜甫在洛阳参加“国考”不第,他也不太在乎,
一是年少轻狂;二是家道尚可(父亲杜闲时任兖州司马)。
他连成绩都没问,掸掸身上的灰尘,开启了齐赵漫游计划(山东与河北南部一带)和梁宋漫游计划(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为期近十年。
在齐鲁大地,杜甫留下现存最早的几首诗,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豪情远志;
在梁宋,杜甫遇上偶像李白,连连发帖诉说倾慕之情,亲密地如同情侣一般“共被携手”。
直到唐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招贤令:
“天下通一艺者赴京应考”。
见过了大世面的35岁的杜甫,收敛起年轻时的轻狂傲气,准备正儿八经考取功名。
孰料权臣李林甫怕考生揭露自己执政以来的劣迹,口称“当今天下已经没有人才可选”(成语:野无遗贤),哄骗过耳软心活的皇帝,把包括杜甫在内的一干学子拒之门外。

02

正规渠道走不通,杜甫无奈转向走门路。
除了钱财,还有另一种高雅的套路——干谒和拜谒。
干谒诗,说白了就是写简历,向大佬推荐自己。
拜谒诗,就是拍大佬马屁,跪舔。
像李白、孟浩然、王维......都写过干谒诗和拜谒诗。
比如,李白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表面说自己视功名如无物,实则是舔韩朝宗。
跪舔这件事,的确有辱斯文。
这事“诗圣”杜甫也确实干过,次数还不少。
比如,鲜于仲通。
鲜于仲通是杨国忠的死党,四川小混混出身,最大功劳是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期间,成功逼反了南诏人,损兵折将,丢失国土,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面对这样的人,杜甫却大笔一挥,写下《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
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
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沈沦。
脱略蟠溪钓,操持郢匠斤。
云霄今巳逼,台衮更谁亲?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杜甫说,这位鲜于大人,不但是千里马、座山雕附体,更继承了姜太公那样的高贵人设,才艺比配玩斧子的杂耍匠。非但如此,家族基因极好,几个儿子就是一窝凤凰。
这还没完,杜甫又写:
......

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意思说,我都快饿死了,您不是丞相杨国忠的老铁吗?赶紧帮忙美言,对我就是如久旱逢甘霖啊!

03

很多时候,诗圣对于面子,是不那么顾及的。
比如,跟皇帝“卖惨”。
用的都是自己祖上的拿手绝活儿:赋。
直接说,第三篇《封西岳赋》:

臣甫言: 臣本杜陵诸生,年过四十,经术浅陋。进,无补于明时,退,常困于衣食。盖长安匹夫耳。顷岁,国家有事于郊庙,幸得奏赋。待制于集贤,委学官试文章,再降恩泽,乃猥以臣名实相副,送隶有司,参列选序。然臣之本分,甘弃置永休,望不及此。岂意头白之后,竟以短篇只字,遂曾闻彻度极,一动人主。是臣无负于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者已。在臣光荣,虽死万足。至于仕进,非敢望也。日夜忧迫,复未知何以上答圣慈,明臣子之效。况臣常有肺气之疾,恐忽复先草露、涂粪士,而所怀冥寞,孤负皇恩。敢撼竭愤懑愿略。不则作《封西岳赋》一首以劝,所觊明主览而留意焉。先是御制西岳碑文,之卒章日:“待余安人治国,然后徐思其事。”此盖陛下之至谦也。今兹人安是已,今兹国富是已,况符瑞翁集,福应交至,何翠华之脉脉乎? 维岳固阵下本命,以永嗣业;维岳授陛下元强,克生司空。斯又不可以寝已伏惟天子需然留意焉。春将坡图视典,冬乃展采错事。日尚浩阔,人匪劳止,庶可试哉。微臣不任区区恳到之极,谨诣延恩献纳,奉表进赋以闻。臣甫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本意是请求皇帝上西岳华山封禅祭祀,全篇写得荡气回肠。

亦能看出杜甫当时在没有政治靠山的情况下,迷茫而无奈,只要是名声在外的大官,都是他字里行间能够投射到的“宏大形象”。
文中的“司空”,指的正是当时刚刚接替李林甫的杨国忠。
——假如山岳有灵,赐予皇帝一个治世能臣,那么此人正是杨国忠!
说他饥不择食有点伤人,称他见风使舵又恨其无节。

真是分裂的杜子美呵……

04

杜甫被人牢记的是“百年多病”和“吾庐独破受冻死”。
但是,他身体到底有多不好,经济条件有多狼狈呢?
至少不像诗文中写的那样极端。
如前所说,杜甫出身不错,非但不穷,反而有资本可以啃老。
不然在第一次科举不第后,还可以拿着家里给的零花钱,报一个“李白粉丝团”,外出漫游。
其后,二番应考被李林甫迫害,差不多又是十年时间,在长安干、拜谒,又得花钱吧?
实在不相信杜甫会以一介白丁身份空手套白狼。

05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唐天宝十四载(755年)。
那年,杜甫47岁。
经过累年的干谒卖笑后,杜甫终于得到差事。
尽管只是管理仓库(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回家报喜,可刚进门就听到噩耗——小儿子死了。
这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
天灾人祸凑到一起,打破了杜甫的盛世希望。
但,这并不表示杜甫陷于穷困。
在杜家前往鄜州羌村避难时,杜甫写下诗句:
……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

还有米酿酒,有母鸡......可见,此时的杜甫并不贫穷。

当杜甫听说太子李亨(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银川),便从鄜州兴冲冲前往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虏。
由于名气不大,折腾了两个月,逃了出来,来到皇帝行在。
唐肃宗对杜甫的行为很赞赏,封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务不大,但属于助理一类,经常能够得见天颜。
只是刚看到希望没几天,又因为营救老相识房琯,说话太直触怒了唐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半年间,杜甫往返于洛阳(探亲)与华州。
彼时,安史之乱正焦灼,河南一片焦土......
这个时期的杜甫,倒是在奔波流离中苟活,担惊受怕,吃了上顿没下顿。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写在这个时候。

06

后几经辗转,杜甫带妻儿来到成都,投靠故交——剑南、东川节度使的严武。
在严武的帮助下,杜甫着手经营浣花溪畔的草堂。
杜甫在成都,还是很富足的。
但,也许与杜甫是水瓶座有关,他总是那么情绪化,甚至带点玻璃心。
还是喜欢在外人面前不由自主地卖惨。
比如写在草堂时期的一系列诗歌:

入门依旧四壁空。
(出自《百忧集行》)

百年粗粝腐儒餐。
(出自《宾至》)

恒饥稚子色凄凉。
(出自《狂夫》)

但实际上,在他的内心,草堂是最温暖安逸的港湾,更有诗和远方。
连出个差都惦记着家里的鸭鹅;甚至思虑是否要多栽些竹子。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如果不是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生活会提上日程吗?
非但在成都草堂,后来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居住的四年里,杜甫也是家有余粮。有一大片公田,下面还有佃农打工。
在夔州,杜甫还意外遇到杜家的远亲“吴南卿”,职务是忠州司法参军。
吴南卿一次性送给杜甫40亩果园。
所以,你对老杜的“家徒四壁”还能感同身受吗?

01

再聊聊杜甫与人打交道这件事。
与偶像李白相似,杜甫总带有一种理想视角,认准一个人,就认可他的一切,不惜以自己的人格担保。
唐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父子于半月内先后去世。
国丧当头,陵寝尚未就位,严武被临时抽调回长安,监修陵墓。
50岁的杜甫此时已辗转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与州刺史兼东西川留后章彝过从甚密。
章彝原是严武僚属,在严长官赴京城挂职时,他相当于蜀地一把手。
杜甫与之搞好关系,并没有什么过错。
问题关键是,当时长安被吐蕃人袭扰,新皇帝唐代宗号召天下勤王。
结果大家伙儿纷纷保持沉默,章彝还带着人马去打猎。
而杜甫却歇斯底里地赞美章彝

《奉寄章十侍御》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 训练强兵动鬼神。

一年之后,严武以剑南东川西川三镇节度使身份再度回蜀。
杜甫,又是写诗,又是摆酒。
严武也很够哥们儿,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州长官高级幕僚)。
“杜工部”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不料,严武发觉了章彝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私结党羽,专横跋扈。
叫你留后,没叫你断了我的后路!
严武找了个借口,将章彝杖毙。
然后一查各路往来书信,便牵扯出了杜甫。
严武又想起了一段往事——
之前在成都,杜甫仗着自己有才华,喝醉了发酒疯,躺在严武床上指着严武鼻子骂:“严挺之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儿子?”
严武便动了杀心。
好在严母发话,拦下严武,化解纠葛,杜甫才逃过一劫。

08

杜甫自此似乎也没了为官的兴致,辞职回了草堂。
半年后,严武暴亡,失去靠山的杜甫乘船移居夔州。
在夔州近四年后,大历三年(768年),思乡心切的杜甫举舟出三峡。
次年正月,杜甫在潭州(长沙)遇到一位不速之客,悄悄“偷”走了杜甫的心。
此人名苏涣,四川眉山人,早年间仗着少年勇武,干起了强盗的勾当,也不知干过多少票,江湖上送他一个外号“白跖”。
这可不是厚道的称呼。
“盗跖”是春秋末年的杆子,被誉为“强盗祖师爷”。
能成为另一个版本的行业偶像,可知苏涣的威慑力。
人过中年,苏涣意识到这么混也不是个事儿,于是痛改前非,“变节从学”,居然考取了进士,担任御史之职。
一个社会渣滓居然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官场中人,混得比自己好。
也许就是这段经历,让杜甫特别佩服。
匆匆一别后,杜甫总是没来由的想起这位忘年交: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
宴筵曾语苏季子,后来杰出云孙比。
……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大意是:
苏先生有着出人头地的志向,为拯救苍生,就别学谢安石隐居东山了,赶紧出来干事业!

又在《入衡州》中表示: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一口气将古人剧孟、白起、司马相如列出来与苏涣较短长。
看似无厘头的类比,实则表达了杜甫对自己老不堪用的痛惜。

看得出,李白之外,苏涣是杜甫毕生推崇的第二号人物。
.....
大历五年(770年)的那个冬天,杜甫病逝于从长沙行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
享年59岁。

09

今人聊杜甫,或许已经习惯塑造完美的偶像神话,忽略了诗人的本质:来自于民,投身于民。
历经尘世的风雨侵袭,依然能痴心不改,坚守作为一个灵魂诗者的底线。
哪怕是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和思考,哪怕带有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缺陷。
杜甫也是平凡人,这才能契合“大众心中”的诗人形象。
这才能够称之为“圣”!

杜甫曾有感而发,写下一组《前出塞》诗,一共九首,从一个征夫的角度诉说其从军西北边疆的复杂情感。
其中的第六首传唱最广。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也是“杀气”很重的一首。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对于战场,杜甫相当激昂。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解决关键人、关键问题,全局也就解决了。

杜甫大赞战场上的勇敢和智慧,是为了扩大战争吗?
还真不是,且看后两句: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只有真正理解李杜二人,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诗歌才华。
想起李白,就和他的诗歌一样,我们总会向往那个桀骛不驯,浪漫飘逸的人格和精神世界那是神于天的境界;
想起杜甫,就和他的作品一样,我们总不会忘记社会与人生的苦难,需要有人举着火炬,无论穷达,兼善天下,那是圣于地的担当。
喜欢李白,更仰慕杜甫。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新唐书·杜甫传》(北宋/宋祁、欧阳修 等合撰)
《李白与杜甫》(郭沫若 著)
《杜甫传》(冯至 著)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撰)
《诗圣杜甫》(康震 著)

赞(34)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20 10:47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2-26 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