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网络断案」成为了一个现象。 从杭州许国利杀妻案,到吴谢宇弑母案,无不引起全网讨论。 同时,真实罪案题材在影视圈也很火。 网飞就连出N部,稳稳拿捏流量密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网上讨论还是影视改编,很多都聚焦于凶手,分析他们的经历,挖掘其人性复杂面。 例如许国利、吴谢宇,都有数篇深度报道文章。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被人用来给凶手洗白。 网飞的爆款剧《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就因此遭到批评,被吐槽美化连环杀人犯,忽略了受害者。 反而导致这个杀人、食人的恶魔在全球「圈粉」无数。
而最近的一部新剧,就转换视角,带来不一样的解读,拿下豆瓣8.5的高分。 给我们带来更深度的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漫长的阴影》The Long Shadow
约克郡开膛手连环杀人案,已经被改编成多部影视剧。 因为案件的确够残酷。 从1975到1980年这五年时间里,凶手连杀13名女性。 他先锤打受害者的脑袋,然后对准受害者的腹部,连砍数刀。 手段十分凶狠。
还把警方耍得团团转,让抓不到凶手的警方只能在媒体上喊话。 「我恳求你投案自首。」 这不仅让警察尊严扫地,还导致社会上人人自危。
直到多年后,约克郡开膛手才落网。 在没有死刑的英国,他被判处无期。 2020年,在狱中死于新冠。
而这部剧虽然也以该案件为主,但却没有聚焦于凶手的故事。 而是看到案件中,被忽略的受害者。 当时,英国的失业率不断增高,而生活成本却不断上涨。 为了养家糊口,许多女性都被迫成为妓女。 受害者威尔玛就是其中之一。 她和丈夫要养育五个孩子。 生活已经入不敷出。 而雪上加霜的是,还收到了法院传票和欠款账单,需要赶紧还钱。
经济的窘迫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只能靠做妓女赚钱。 而每次接客的时候,威尔玛只是攥紧手里的钱。 然后面无表情,默默忍受。
接客场景则在不断变换。 一开始时,出于安全考虑,她在自家车里接客。 虽然环境算不上多好,但起码安全干净。 而随着次数越来越多,会直接上嫖客的车。 已经不再考虑安全问题,只想赚钱。
威尔玛不断压抑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当作赚钱机器。 还完了钱,威尔玛也决定金盆洗手,不再从事性工作。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就在新生活开启之际,威尔玛却被残忍杀害了。
而在事实还未调查清楚之前。 只因为案发当晚,威尔玛走的那条路在红灯区,时间点恰巧是晚上。 所以,就被警方和目击证人认为她还在做妓女工作,进而把凶手定义为「妓女杀手」。
为了尽快破案,警方还将不实消息传给媒体,大肆宣扬受害者是妓女。 这给威尔玛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 而且他们还无从反驳,找不到任何证据来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这是连时间都无法治愈的。 直到威尔玛儿子长大后,都没有走出来。 「我们不是幸存者,只是活着。」
不止威尔玛家属,许多侥幸逃脱的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都遭到了二次伤害。 案发后,有的受害者连续三年都不敢出门。 有的出现PTSD,伤口处总是感到幻痛,过得生不如死。 有的甚至不愿承认自己被袭击,感到羞耻。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漫长的阴影? 最直接的当然是凶手的凶残。 而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同样助长了凶手的气焰。 一方面,警方内部有着浓重的厌女情绪。 因为几名受害者都做过妓女,所以警察们根本没把这起案件当回事。
还会羞辱身为妓女的受害者。 在一起妓女被嫖客殴打的案件中。 警察只把被打伤的妓女关起来。 一边羞辱她,一边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却不去追捕那个打伤她,而且疑似是凶手的嫖客。 显然,他们觉得妓女不配得到正义。 这就导致案件迟迟没有进展。
而且还让受害者被污名化。 即便侥幸逃脱的受害者否认自己是妓女,但警察们还固守己见,指责受害者在说谎。 然后冷冰冰地进行审讯。 要求还沉浸在恐慌中的受害者回忆案发时的所有场景。 却没发现, 案发时受害者还怀着孕,根本不可能去当妓女。
当然,会有人说受害者也可能撒谎,警察的不信任也是有理由的。 但警察同样不相信同事的判断。 当有警察提出受害者可能不是妓女的时候。 男领导不以为然。 在他的想法里,只要晚上出门,那就不是正经的女孩。
警方甚至主动替凶手洗白。 在凶手杀死一名16岁的女孩的时候,警方终于意识到凶手的目标不是妓女。 但依然没发现调查方向错了,反而把这起案件称为凶手犯下的「错误」。 仿佛之前犯下的案件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行为和言论就如长大后,威尔玛儿子所说。 「她可能做过各种各样的事,而关键是警方从没费心核实过。那些负责的人,他们更注重于找出凶手是谁,甚至都懒得了解妈妈是什么情况。对于其他女性来说也是如此。」
讽刺是,在面对嫌疑人的时候,警方却展现出了难得的「人文关怀」。 由于嫌疑人是嫖客,警方专门要求在问话时,避开嫌疑人的妻子。 「我们可不想让这些男人难堪。」 而直到案发五年之后,警方才承认这不是针对妓女,而是一场针对女性的无差别连环杀人案。
另一方面,大众同样存在偏见。 一次,在跟警察去酒馆寻找凶手的时候。 民众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受害者。 这让受害者饱受折磨。 「所有人都知道开膛手只攻击妓女,也都知道开膛手袭击了我。而我是不是妓女已经不重要了,我被打上了标签。」 就如网友所说,「约克郡屠夫的屠夫不是单数」。
这不仅是一部犯罪剧,还借案件撕开了当时英国社会里的女性困境。 女警察会遭遇职场歧视,总是被边缘化。 在想要了解案件细节的时候。 被男上司直接拒绝。 「如果我们有你需要知道的事,能帮上忙的,我们也会告诉你。」 言外之意就是在说女警察帮不上忙,知道了也没用。
剧中,唯一让女警察脱离琐碎工作的地方,只是让女警察假扮妓女,进行潜伏。 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将女性性化。 按理来说,同为警察的男友应该清楚这只是工作需要。 但却十分不情愿,指责女警察打扮得像妓女一样。 「好让男人开车经过时欣赏你吗?」
在潜伏结束后。 男友又要求女警察不要卸妆,来场「不一样的约会」。 而男领导也开起了黄腔。 根本没把女警察的惶恐和害怕当回事。
受害者之一的威尔玛,则被婚姻禁锢。 不仅要独自面对繁重的经济压力,还要为丈夫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买单。 在丈夫坚持去酒吧参加朋友生日聚会的时候。 她清楚两人根本去不起,所以一直劝丈夫不要去。 但没想到,丈夫却一意孤行,撂下狠话。
更讽刺的是,一开始,威尔玛在跟丈夫商量当妓女的时候。 她当然没得到丈夫的同意。 但在提到他们没钱招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时候,反而立马说服了好面子的丈夫。 在丈夫眼中,钱才是最重要的,即便要用妻子的尊严去换取。
而对于广大普通女性来说,她们的权利被忽略了。 在凶手迟迟没有抓住的时候,警方没从自身找原因。 反而要求普通女性夜晚不要出门。 还觉得是正常的。
剧中呈现的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 如今,许多人依然对案件中的女性受害者进行荡妇羞辱。 用「妓女」一词将凶手的罪行合理化。 在许多妓女被杀案件的评论区中,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调侃妓女也是一个危险职业。 「干什么都有危险啊。」
还有在一起妓女被杀案件中。 因为妓女临时加钱,所以被嫖客当场杀死。 而网友们只是在指责妓女的贪得无厌。 「没有职业道德。」 「严惩无良商家。」 甚至鼓励凶手。 「我支持你,不讲职业道德,就治她,人人都像你一样勇敢,中国一定强大。」 这其实就是在帮凶手甩锅。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论调不仅仅针对性工作者,还会扩大化,变成针对女性群体的恶意。 前段时间,44岁农妇被强奸后自杀的事件中。 因为强奸犯扔了150元,所以就被强奸犯的妻子认为是一桩「买卖」,不承认是强奸。 而剧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凶手同样在案发现场扔钱,这让无辜的受害者遭到警察的羞辱。 「要么你是去卖淫,要么就是从一个要招妓的男人手里偷钱。」
说到底,这场荡妇羞辱是凶手和社会的共谋。 而「约克郡开膛手」和各类连环杀手的称号都在不知不觉中,让大众只看到案件的猎奇性。 只关注凶手的杀人数量,凶残程度...... 早已忽略了对错之分,同样也忽略了受害者的痛苦。 但就如剧中,受害者母亲的灵魂发问。 「为什么非得要用那个该死的代称?」 比起「约克郡开膛手」,或许我们更应该记得他的真名「皮特·威廉·撒特克里夫」。 他不是恶魔,而是一个普通人,更是一个罪犯。 如果无法破除偏见,剧中的犯罪细节只会变成一遍遍的现实重演。
|